Nature重磅:鲸鱼长寿且不患癌症,关键在于这个DNA修复蛋白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因纽特人一直保持着捕猎弓头鲸(Balaena mysticetus,一种大型须鲸)的古老传统,他们认为这种鲸鱼“能活人类的两辈子”。后续的相关科学研究都证实了弓头鲸的最长寿命超过 200 年。因此,哺乳动物的寿命范围跨越了两个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因纽特人一直保持着捕猎弓头鲸(Balaena mysticetus,一种大型须鲸)的古老传统,他们认为这种鲸鱼“能活人类的两辈子”。后续的相关科学研究都证实了弓头鲸的最长寿命超过 200 年。因此,哺乳动物的寿命范围跨越了两个
作为地球上最长寿的哺乳动物,弓头鲸最长寿命可达200年,它们的体型也非常庞大,但它们却不容易患癌。研究者发现,相对人类来说,其实弓头鲸的细胞对致癌事件的抵抗力更低,其保护力来自于一种冷诱导的RNA结合蛋白CIRBP。在CIRBP的帮助下,细胞对DNA双链断裂的
你能想象吗?有一种哺乳动物能轻松活到200岁,体型比大象还大,却几乎不得癌症——它就是弓头鲸。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罗彻斯特大学团队的新研究,终于揭开了它的“生存密码”:原来弓头鲸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冷诱导蛋白CIRBP,能把DNA修复能力拉满,帮它扛住岁月和癌细
Balaena mysticetus,一种大型须鲸)的古老传统,他们认为这种鲸鱼“能活人类的两辈子”。后续的相关科学研究都证实了弓头鲸的最长寿命超过 200 年。因此,哺乳动物的寿命范围跨越了两个数量级,模式生物小鼠的寿命仅仅为 2-3 年,而弓头鲸的寿命则是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裸鼹鼠以长寿、对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的抗性闻名。裸鼹鼠的寿命近40年,是同等体型哺乳动物的10倍以上,而且它们的基因组相较小鼠更接近人类,因此它们成为长寿机制研究的宝库。今日,《科学》杂志发表了来自我国同济大学毛志勇教授/蒋颖团队的论文[
当人类面临健康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时,非洲一种不起眼的啮齿类动物——裸鼹鼠,却在拥有小鼠十倍寿命的同时,展现出“老而不衰”的特征,对包括生殖衰老在内的多器官退化具有高度抵抗力。这背后,是否隐藏着延长健康寿命、对抗人类生殖衰老的密钥?